当代中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25|回复: 0

[中医思考] 讲讲代脉 与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4 08: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讲讲代脉 与气

                                 

  代脉一般指有规律的歇止脉,可伴有形态的变化。  

  切脉时脉来迟缓,脉力较弱,呈有规则的歇止,间隔时间较长,故曰\"迟中一止,良久复来\"。张景岳曰:\"忽见软弱,乍数乍疏,乃脉形之代。其断而复起,乃至数之代,两者皆称为代。\"可见代脉包含了节律、形态和脉力等方面的参差不匀。  

  代脉,除孕及暴病外,皆认为代为脏气衰败,主死脉。可是临床见许多止有定数的脉,即使是二联律、三联律,亦未必死,而且很多都可经治疗而消除。根据这个临床事实,必然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假如代脉为止有定数的脉,这个前提是正确的,那么,称代为死脉就不正确,因止有定数的脉象并非死脉。二是假如代为死脉这个前提是正确的,那么代脉的特征就不是动而中止,止有定数。我认为后者正确,代脉确属脏气衰败的死脉,但其脉象的特征却非止有定数. 一般主脏气衰微。气血虚衰而致脉气运行不相连续,故脉有歇止,良久不能自还。若痹病疼痛、跌打损伤或七情过极等而见代脉,则是邪气阻抑脉道,血行涩滞所致,脉代而应指有力。  

  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子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子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O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  

  一曰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所谓五十营者,五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藏无气。予之短期,要在终始。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数乍踈\也。  



  其实可这样计算,据《灵枢·五十营篇》“...,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也就是说一营需270息,因此  

一昼夜(50营)人呼吸  

50 × 270 = 13500(息)  

每分钟: 13500 ÷ (24 × 60 )= 9.375(息)  

  古人在中医学的不断探索中发现全身经络运行一天50次。(详见《黄帝内经*灵枢》。也就是说经络运行一周约需28。8分(1天24小时X60分/50次=28。8分)炼真气运行法就是要使全身经络得以畅通,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我们如能每次练功时间都在半小时或更长,就会使全身的所有经络都能在练功过程中得到加强,更好起到通经络的目的。  

  21世纪生命科学正酝酿着新的突破,预计未来30年内人类认识自身和生命起源对于演化的知识将产生革命性的进步。毫无疑问,要保证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必须与现代科学交融,而这种交融要保持中医主体理论体系的精华并在构建新理论时取得前所未有的升华和突破。如中医在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基础上提出了肝主升、肺主降的协同升降浮沉的人体基本运动系统,并且进一步提出人体昼夜运行“五十营”即一昼夜运行五十周,现代观察到人体的“钙库”一昼夜周转40~50次,肾脏一昼夜对人体周身血液过滤50~60次,这说明,古代中医对人体体液运行观察的精确程度。这个例子说明融入新知以阐明中医理论科学内涵,并进而升华为新的理论,是创新的必要。它如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以及非线性复杂系统理论等都会启迪中医在源头创新上起很好的作用,但这不局限实验研究的“实证”。我们深信,“科学没有国界”,中医也没有国界,不带任何偏见和固执只知执着追求真理的现代科学工作者将首先在中医源头创新中......




欢迎来到(www.dangdaizhongyi.com)当代中医网(jk.fqyg.net)养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当代中医-全意识正名学 ( 闽ICP备16014487号-1 )

GMT+8, 2024-5-16 22:22 , Processed in 0.08685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