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26|回复: 0

中医、气功正名科普连载第三十一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3 14: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气功正名科普连载第三十一期
二  阴阳与病变
(一) 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
1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僻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痪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
2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
3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揍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4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5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五邪所乱:邪人于阳则狂,邪人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暗,阳人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谓五乱。
6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脉解篇第三十》帝曰:善。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踰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岐伯曰: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帝曰:其弃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帝曰:其妄言骂置,不避亲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7 《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肢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
8 《黄帝内经·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黄帝问曰:夫  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者何也?岐伯对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帝曰:何气使然?愿闻其道。岐伯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阴阳虚,则寒栗鼓颔也;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荣气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疏,揍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
帝曰:其间日而作者何也?岐伯曰: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著,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
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
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
帝曰:夫经言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今热为有余,寒为不足。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类。当此之时,良工不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愿闻其说。岐伯曰:经言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也。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阳与阴复并于外,则阴虚而阳实,故先热而渴。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病极则复。病之发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不可当也。故经言曰: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
帝曰:疟不发,其应何如?岐伯曰: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病在阳,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而脉静;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
帝曰: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日:其间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府,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疟者,阴阳更胜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
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
瘅疟者……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
9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寒气客于五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
10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11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岐伯对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岐伯曰: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
帝曰: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何也?岐伯曰: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
帝曰:寒厥何失而然也?岐伯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也,气因于中,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
帝曰:热厥何如而然也?岐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漂悍,肾气有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
帝曰: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岐伯曰: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
12 《黄帝内经·素问·脉解篇第四十九》太阳所谓肿腰脽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脽痛也。病偏虚为跋者,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所谓偏虚者,冬寒颇有不足者,故偏虚为跛也。所谓强上引背者,阳气大上而争,故强上也。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所谓甚则狂巅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巅疾也。所谓浮为聋者,皆在气也。所谓人中为暗者,阳盛已衰,故为暗也。内夺而厥,则为暗徘,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
少阳所谓心胁痛者,言少阳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九月阳气尽而阴气盛,故心胁痛也。所谓不可反侧者,阴气藏物也,物藏则不动,故不可反侧也。所谓甚则跃者,九月万物尽衰,草木毕落而堕,则气去阳而之阴,气盛而阳之下长,故谓跃。
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也。所谓胫肿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阳之阴也,阳者衰于五月,而一阴气上,与阳始争,故胫肿而股不收也。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藏府间,故为水也。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藏府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所谓欲独闭户牖而处者,阴阳相薄也,阳尽而阴盛,故欲独闭户牖而居。所谓病至则欲乘高而歌,弃衣而走者,阴阳复争,而外并于阳,故使之弃衣而走也。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太阴所谓病胀者,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故曰病胀。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也。所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也。所谓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者,十二月阴气下衰,而阳气且出,故曰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也。
少阴所谓腰痛者,少阴者肾也,十月万物阳气皆伤,故腰痛也。所谓呕咳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咳上气喘也。所谓色色不能久立久坐,起则目??无所见者,万物阴阳不定未有主也,秋气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杀万物,阴阳内夺,故目??无所见也。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所谓恐如人将捕之者,秋气万物未有毕去,阴气少,阳气入,阴阳相薄,故恐也。所谓恶闻食臭者,胃无气,故恶闻食臭也。所谓面黑如地色者,秋气内夺,故变于色也。所谓咳则有血者,阳脉伤也,阳气未盛于上而脉满,满则咳,故血见于鼻也。
厥阴所谓?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故曰癫疝少腹肿也。所谓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一振荣华,万物一俯而不仰也。所谓颓癃疝肤胀者,曰阴亦盛而脉胀不通,故曰颓癃疝也。所谓甚则嗌干热中者,阴阳相薄而热,故嗌干也。
13 《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篇第五十六》阳主外,阴主内……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以渗于内,诸经皆然……其入经也,从阳部注于经,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
14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帝曰:阴之生虚奈何?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
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15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此之谓也。……阴气多而阳气少,则其发日远;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发日近。
16 《黄帝内经·素问·解精微论第八十一》厥则目无所见,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阳并于上,则火独光也。阴并于下,则足寒,足寒则胀也。夫一水不胜五火,故目毗盲。
(二)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释
1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岐伯说:“阴是蓄藏精气而守于内部的,阳是保卫人体外部而坚固腠理的。假如阴不胜阳,脉之往来就搏疾有力,病会发狂;如果阳不胜阴,那么五藏之气就会静息,以致九窍不通。所以圣人讲明阴阳,使人不至偏胜,因而筋脉舒和,骨髓坚固,气血畅通,这样内外调和,不受邪气的伤害,耳聪目明,气机正常运行。”“风邪侵入人体,渐渐侵害阳气,精血就要损耗,这是邪气伤害肝的缘故。如吃得过饱,胃肠的筋脉横逆迟缓,就会形成下泄脓血的痔疮;饮酒过度,气机就会上逆,强力入房,就会损伤肾气,使腰间脊骨受到损坏。”
“阴阳的关键,在于阴气宁静,阳气固密。如果阴阳偏胜,失去平衡,就好像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没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没有夏天一样。因此说,使阴阳调和,这是圣人最好的养生方法。如果阳气过强,不能密藏,那阴气就要亏耗;阴气和平,阳气密藏,精神就会旺盛;如果阴阳离决而不相交,那精气也就随之而竭尽了。”“如果冒受风邪,就会发生寒热。因此,春天伤于风邪,井留滞不去,到了夏天就会发生洞泄病。夏天伤于暑邪,潜藏于内,到了秋天,就会发生疟疾。秋天伤于湿邪,到了冬天,就会随之气逆而痰咳,就形成痿厥的重病。冬天被寒邪所伤害,到了春天,必然会发生温热的病。所以说,风寒暑湿等四时的邪气,就会交替伤害五藏。
2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要了解阴中之阴,阳中之阳的道理,目的是什么呢?因为春、冬病发生在阴,夏、秋病发生在阳,都应按照疾病的部位来进行针刺或砭石治疗的缘故。
3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黄帝问:“人如何取法于阴阳呢?”
岐伯答:“如阳气太过,身体就会发热,腠理紧闭,喘息急迫,身子亦为之俯仰摆动。汗出不来,而且发热,牙齿干燥,心里烦闷,如果再有腹部胀满的感觉,就是死症。这是属于阳胜的病,所以患者禁得起冬天,而禁不起夏天。阴气太过,身体就会恶寒,出汗,身上时常发冷,时常烦躁,夹杂作冷,后来就会出现手足厥冷的症状。要是感觉腹部胀满,就是死症,此种病态属于阴胜的病,所以患者禁得起夏天,而禁不起冬天。这就是阴阳相互胜负变化所表现的病态”。
4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饮食过饱,则食气蒸发而汗出于胃。受惊而影响精神,则心气受损而汗出于心。拿着重东西运行,则骨劳气越肾气受伤而汗出于肾。快走并且害怕,既伤筋,又伤魂,则肝气受伤而汗出于肝。劳累,则脾气受伤而汗出于脾。所以春夏秋冬四时阴阳变化之中生病多是由于体力、饮食、劳累、精神等过度所致,这是通常的道理。”
5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五病的发生:阴病发生在骨;阳病发生在血;阴病发生在肉;阳病发生在冬季;阴病发生在夏季。这就是所说的五发。五邪所乱:入于阳,则发狂病;入于阴,则发血痹之病;入于阳,阳过盛则为巅顶疾患;入于阴,阴过盛则暗不能言;由阳变阴则静;由阴变阳则易多怒。这就是所说的五乱。
6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脉解篇第三十》黄帝道:“讲得好。有人在病重时,脱掉衣服乱跑,登高歌唱;或者几天不吃饭,跳墙上屋,而所登上之处,都是其平素所不能的,有了病反能够上去,这是什么原因?”
岐伯说:“四肢是诸阳经的根本,阳气盛则四肢充实,四肢充实则能够登上高处。”
黄帝问:“其不穿衣服而乱跑,是为什么?”。
岐伯说:“邪热亢盛于全身,所以会脱掉衣服到处乱跑。”
黄帝问:“其胡言乱语骂人,不避亲疏而随便唱歌,是什么道理?”
岐伯说:“阳热亢盛则扰乱心神,使其神志失常,所以狂妄叫骂,不避亲疏远近,不想吃饭;不想吃饭,所以到处乱跑。”
7 《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有种人阴气虚少,阳气偏盛,四肢属阳,是两阳相并,则阳气更加亢盛,阳气益盛则阴气日益虚少,致表的少量阴气不能熄灭旺盛的阳火,形成了阳气独旺的局面。阳气独旺情况下,是无法独自生长的,就可能引起生机的停止。
8 《黄帝内经·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黄帝问: “疟疾是由于感受风邪,它的潜伏或发作都有一定的时间,为什么呢?”
岐伯答:“疟疾开始发作时,寒先起于毫毛,继而身体神志都感到疲倦,随之寒战,两颔鼓动,腰脊疼痛;到寒冷过去,内外又发热,头痛口渴,喜欢冷饮。”
黄帝问:“是什么邪气,使之这样呢?”
岐伯说:“这是阴阳上下相争,虚实更替相胜,阴阳相互转化的原因。阳气为阴所并,则阴气实而阳虚。阳明经气虚了,就会发生寒颤,因此两颔为之鼓动;太阳经气虚了,就会腰脊头项疼痛;三阳经气虚了,则阴气胜,就会骨节寒冷且疼痛。寒从内生,所以里外都觉得冷;阳盛时要生外热,阴虚时要生内热,如果内外都发热,就要呼吸喘迫、口渴、喜欢冷饮。这都是由于夏天伤于暑气,热气过盛,并留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亦即荣气居留泊所在。由于暑热内伏,使人汗孔疏松,腠理开泄,一遇秋凉,汗出而感受风邪,或者由于洗澡时感受水气,风邪水气停留于皮肤之内,与卫气相合并居于卫气流行的所在;而卫气白天行于阳分,夜里行于阴分,邪气也随之循行于阳分时则外出,循行于阴分时则内搏,阴阳内外相搏,所以每日发作。”
黄帝问:“疟疾有隔日发作的,为什么?”
岐伯说:“因为邪气所在的地方较深,已经迫近阴分,使阳气独行,而疟邪仍滞留于内。这样,阴与阳相争而邪气得不到发散,因此隔日发作一次。”……寒属阴,风属阳,先伤寒而后伤风,所以先寒而后热,……如果只发热而不发寒,这是病人阴气不足,阳气单独旺,在病发作时,会感到气短烦闷,手足发热,想要呕吐,这病叫做瘅疟。黄帝问:“古代医经上说,病有余的实证用泻法,病不足的虚证用  补法。今发热为有余,恶寒为不足。而疟疾的寒冷,虽然用热水或炭火也不能使之温暖;等到发热时,即使用冰块冷水,也不能使之凉爽,这都是属于有余不足的病,当其寒热正在发作之时,再高明的医生也无法控制,必须等待病势自行衰退之后,才可施用针刺治疗,这是什么原因?请你告诉我?”
岐伯说:“医经上说,有高热、脉搏混乱、汗大出时不能刺,这是因为病在逆行,不能治疗。疟疾开始发作时,外阳并于里阴,这时是阳分虚而阴分实,外无阳气先感寒冷战栗。至阴气逆乱极点,又外出于阳,阴阳又相并于外,这时是阴分虚而阳分实,因此感到热而干渴。疟疾并于阳分则阳气胜,并于阴分则阴气胜,阴气胜则发寒,阳气胜则发热。由于疟疾感受的风寒之气变化无常,所以其发作至阴阳之气俱逆时,则寒热休止,停一段时间,又重复发作。当其病发作的时候,像火一样的猛烈,如狂风暴雨一样迅不可挡。所以医经上说:当邪气盛极的时候,不可攻邪,攻之则正气也必然受伤,应该采邪气衰退的时候而攻之,必然获得成功,便是这个意思。因此治疗疟疾,应在未发的时候,阴气尚未并于阳分,阳气尚未并于阴分,便进行适当的治疗,则正气不致于受伤,而邪气可以消灭。所以医生不能在疟疾发作的时候进行治疗,就是因为此时正当正气和邪气交争逆乱的缘故”。……黄帝问:“疟疾在未发作时它的情况怎样?”岐伯说:“疟气是盛虚更替的,它随同邪气的所在而发作,病在阳分,就发热而脉搏躁疾;病在阴分,就发冷而脉搏沉静;发病达于极点,则阴阳之气都已衰退,卫气和邪气相离,病就休止;但当卫气与邪气再合时,病就会重新发作。”黄帝问:“疟疾的发作,有的隔2日或数日;发作时有的口渴,有的不口渴,这是什么原因?”岐伯说:“它隔几天再发作,是因为邪气与卫气会于风府的时间,有时是相错的,不能相得俱出,所以停几天才再发作。疟疾是阴阳更替相胜,或重些,或轻些,所以有的口渴,有的不口渴。”……阴气先虚,而阳气偏盛,阳盛则发热,热极而衰,则邪气复入于阴分,入阴则阴盛而阳虚,阳虚则恶寒,故先热而后寒……瘅疟……发病就阳气偏盛,阳气盛而不见衰减,于是病就只热不寒了。为什么不寒?因邪气不入阴分,所以只热不恶寒。
9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寒气侵入到五藏,则厥逆之气向上散发,阴气衰竭,阳气郁遏不通,忽然不知人事;如果阳恢复,是可以苏醒的。
10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怕冷的,是素体阳气不足,阴气偏盛,阴气有利于寒邪的存在,所以表现怕冷。发热的,是素体阳气偏盛,阴气不足,偏盛的阳气与风邪相合乘入阴分,所以形成热痹。多汗而皮肤湿润的,是由于湿邪偏甚,加上素体阳气不足,阴气偏盛,湿气与阴气相合,所以表现多汗而皮肤湿润。”
11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黄帝问:“厥病有寒有热,是什么道理?”
岐伯说:“阳气衰竭于下,发为寒厥;阴气衰竭于下,发为热厥。”
黄帝问:“热厥从足下发生,是什么原因?”
岐伯答:“阳经的经气循行于足五趾的外侧;阴经的经气集中在足底,聚会在足心,所以当阴经经气虚而阳经经气旺的时候(阳乘阴位),就会出现足底发热。”
黄帝问:“寒厥一定先从足五趾处发生,后上行至膝下,为什么呢?”
岐伯答:“阴经之气起于足五趾的内侧端,汇集于膝下后,上聚于膝部。所以若阳经之气衰竭于下而阴经之气偏胜,就会导致从足五趾至膝部的厥冷,这种厥冷,不是由于外寒的侵入,而是由于内里的阳虚所致。”
黄帝问:“寒厥是怎样形成的?”
岐伯说:“前阴是众筋聚集之处,是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会合场所。一般来说,春夏是阳气多阴气少,秋冬是阴气盛阳气衰。患寒厥的人,自恃形体壮实,在秋冬阳气已衰的季节,房事不节,在下的阴气,向上浮越,与阳相争,而阳气不能内藏,精气漏泄,阴寒之气得以从而上逆,成为寒厥。邪气因此留居中焦,致使脾胃阳气虚衰,不能化生水谷精微以渗灌营养经络,则阳气日渐损伤,阴气独留于内,所以手足厥冷。”
黄帝问:“热厥是怎样形成的?”
岐伯说:“酒入胃里,能使络脉中血液充满,而经脉反见空虚。脾的功能,是帮助胃输送津液的。如饮酒过度,脾无所输而阴气虚;阴气虚则阳气实,阳气实则胃气不和,胃气不和则水谷的精气衰减,精气衰减,就难以营养四肢。这种人必然是经常的酒醉或饱食太过之后行房纵欲,致使酒食之气郁聚于脾中不得宣散,酒气与各气相搏结,酝酿成热,热盛于中焦,进而波及周身,因有内热而小便色赤。酒性气盛而慓悍,肾的精气必受其损伤而日益虚衰,阴虚阳胜,形成阳气独盛于内的局面,所以手足发热。”
黄帝问:“厥病有的使人腹满,有的使人突然不知人事,甚至一天才能认识人,这是什么原因?”
岐伯说:“寒厥病人原本阴寒之气盛于下,今又盛于上,故上下皆有,阴盛则阳虚,下部阳虚,所以会腹部胀满。热厥病人原本阳热之气盛于上,今又盛于下,故上下皆热,在下的阳热之气早并于上,故气机逆乱,阳气因之而乱,乱则上扰神明故不省人事。”
12 《黄帝内经·素问·脉解篇第四十九》太阳经有腰部肿胀和臀部疼痛的病症,是因为正月建寅,属于太阳。正月阳气升到上面,而阴寒之气还盛,阳气不能畅达,所以腰椎部肿痛。所渭阳气偏虚为跛足,是因正月阳气从东方来,解开地气之冻而上升,由于寒气影响,体内阳气极感不足,所以阳气偏虚在一侧而发生跛足的症状。头项强痛牵引背部,是因阳气上升互相争扰而发生。所谓出现耳鸣症状的,是因为阳气过盛,好像万物向上盛长而活跃,盛阳循经上逆,故出现耳鸣。所谓阳邪亢盛发生狂病癫痫的,是因为阳气尽在上部,阴气却在下面,下虚上实,所以发生狂病和癫癎病。所谓逆气上浮而致耳聋的,是因为气分失调,阳气进入内部不能言语的,是因为阳气盛极而衰,故不能言语。若房事不节内夺肾精,精气耗散而厥逆,就会发生瘖痱病,这是因为肾虚,少阴经的精气不至而发生厥逆。
少阳经所谓心胁痛的症状,是因少阳属9月,月建在戌,戌是少阳脉,散络心包,发病时影响心经,而9月是阳气将尽,阴气方盛之时,因此心胁部发生疼痛。所谓卧而不能展转的,是9月阴气渐渐盛了,万物要闭藏,一切都将呈现静而不动的状态,人体的少阳经气也受影响,因此不能转动。所谓严重时出现跌倒的,是因为九月万物衰退,草木凋落,人体的阳气亦由表入里,阴经经气盛而阳经经气虚,阳虚不断向下发展,下肢失荣故常跌倒。
阳明经有所谓洒洒振寒的症状,是因为阳明经旺于5月,月建在午,是阳极而阴生时。阳明经病正像时令的阳极而有阴气相加,因此有洒洒然振寒的病态。所谓胫肿与两股不能屈仲的症状,是5月里盛阳中阴气作祟的原因。阳气在5月开始衰微,一阴之气上升,阴与阳争,阳明经气不和,因此发生胫肿、两股不能屈仲的病症。所谓上气喘逆而为水肿的,是由阴气从下上逆,随着侵犯了脾胃,因此化水而成为喘逆病。所谓胸痛少气,是由水气停在藏府之间,水液属阴气,潴留体内,所以出现胸痛少气的病。所谓病甚则厥逆,厌恶见人与火光,听到木击的声音刚惊惕不已,这是由于阳气与阴气相争,水火不相协调,所以发生惊惕一类的症状。所谓想关闭门窗而独居的,是由于阴气与阳气相争,阳气衰而阴气盛,阴主静,所以病人喜欢关闭门窗而独居。所谓发病则登高处而歌唱,抛弃衣服而奔走的,是由于阴阳之气反复相争,而外并于阳经使阳气盛,阳主热主动,热盛于上,所以病人喜欢登高而歌,热盛于外,所以弃衣而走。所谓邪侵孙脉则头痛、鼻塞和腹部肿胀的,是由于阳明经的邪气上逆,逆于本经的细小络脉,就出现头痛鼻塞的症状,若逆于太阴脾经,就出现腹部肿胀的症状。
太阴经脉有所谓胀满的症状,是因为太阴经旺于11月,月建在子,而11月是万物收藏季节,人体阳气退藏在中,若邪气也隐藏在内,就有腹部胀满的症状。所谓上走心而为噫,是由于阴气旺盛向上侵犯足阳明胃经,阳明的络脉上属于心,因此阴气侵犯心经,会发生嗳气的症状。所谓进食则呕吐的,是因为进食太多,胃中盛满,不能消化而上溢,所以发生呕吐。所谓得大便和矢气就觉得爽快而病减轻的,是因为十一月阴气由盛极转为始衰,阳气将要出动,人体也是一样,阳气生则腹中阴邪得以下行,而随大便与矢气同出,所以在排便、矢气后感到爽快,病情也大大减轻了。
少阴经脉有腰痛的病,是因为少阴月建在申。10月时三阴已起,万物阳气已衰,人体的阳气也随季节衰弱,因此发生腰痛。呕吐咳嗽气逆而喘,是由于阴气旺盛于下,阳气浮越于上,阳气无所依附,就发生呕吐咳嗽气逆而喘的症候。忧虑帐望,不能久立,坐起则眼花缭乱,是因为阴阳不能安定,万物未有所生,而秋天肃杀之气已来,微霜开始下降,万物因之凋零,人体阴阳之气在内相争,正和这种情况相同,因此眼睛模糊,什么也看不清。所谓少气多怒,是由于阳气失掉作用,少阳经气不能外出,肝气郁结不得疏泄,因此容易发怒,病名叫煎厥。所谓恐惧不安好像被人捉捕一样,是因为秋天阴气始生,万物尚未尽表,人体应之,阴气少,阳气入,阴阳交争,循经入肾,故恐惧如人将捕之。所谓厌恶食物气味的,是因为肾火不足,不能温养化源,致使胃气虚弱,消化功能已失,故不欲进食而厌恶食物的气味。所谓面色发黑如地色的。是因为秋天肃杀之气耗散内藏精华,精气内夺而肾虚,故面色变黑。所谓咳嗽则出血的,是上焦阳脉损伤,阳气未盛于上,血液亢斥于脉管,上部脉满则肺气不利,故咳嗽,络脉伤则血见于鼻。
厥阴经脉有所谓癫疝,妇人少腹肿的症状,是因为厥阴月建在辰。2月是阳气方虚、阴气将尽的季节,为阳中之阴。阴邪积聚于中,因此会发癫疝,少腹肿胀。腰痛不能俯仰,是由于3月阳气鼓动,草木繁荣,枝叶下垂,呈现俯而不仰之势,人病应之,也就会腰痛不可俯仰。所谓癫、疝、癃、肤胀的,也是因为阴邪盛而厥阴经脉胀满闭塞不通,所以发生睾丸肿痛、小便不通、疝气等病症。所谓病甚则咽干、热中的,是因为阴阳相争的内热,所以出现咽干。
13 《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篇第五十六》络脉属阳主外,经脉属阴主内。……邪气由在阳的络脉侵入在内的经脉,又由在阴的经脉出来而渗入到五藏里去。所有各经脉都是如此。……邪气由在阳的络脉而侵入经脉,又由经脉出来而侵入到骨。
14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黄帝说:“很好!形有余和不足的情况怎样呢?”
岐伯说:“形有余的则腹胀满,大小便不利,形不足的则四肢不能运动,若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五藏安定之时,有邪气侵袭,则邪气仅客于肌肉,使肌肉有蠕动的感觉,这叫做‘微风’。”
黄帝又问:“补泻的方法怎样?”
岐伯说:“形有余应当泻足阳明的经脉,使邪气从内外泻,形不足的应当补足阳明的络脉,使气血得以内聚。”
黄帝又问:“针刺微风之病应怎样?”
岐伯说:“针刺病人的分肉之间,不要刺中病人经脉,也不要损伤病人络脉,卫气得以恢复,邪气就能被驱除。”
黄帝道:“很好!志有余和不足的情形怎样呢?”
岐伯说:“志有余病人出现腹胀、泄泻、完谷不化,志不足病人手足厥冷。如果血气尚未积聚,五藏功能正常,可有骨节间的变动。”
黄帝又问:“补泻的方法是怎样的?”
岐伯说:“志有余的应针刺泻然谷以出其血,志不足的则应补复溜穴。”
黄帝又问:“在邪气与血气尚未相并时,怎样刺呢?”
歧伯说:“应当在骨节有效动处立即针治,但不要中其经脉,邪气便会自然去了。”
黄帝道:“很好!我已经知道虚实的各种表现,但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呢?”
岐伯说:“由于邪气与血气相混杂,以致阴阳相互间失去平衡,这样,气窜乱于卫分,血逆行于经络,血气都离了本位,就形成了一虚一实的情况。如果血与阴邪相混,气与阳邪相混,会发生惊狂。如血偏聚阳分,气偏聚阴分,可以发生热中的病证;如血偏聚于上,气偏聚于下,可以发生心中烦闷,易于发怒的病证;如血偏聚于下,气偏聚于上,可以发生心中烦乱,易于健忘的病证。”
黄帝说:“血与阴邪相混,气与阳邪相混,血气离了本位,怎样才算是实和虚呢?”
岐伯说:“血和气都是喜温暖而恶寒冷的,因为寒冷则气血滞涩而流行不畅,温暖则可使滞涩的气血消散流行。所以气所胜之处则血少而为血虚,血所胜之处则气少而为气虚。”……大凡邪气伤人而产生疾病,有的从内藏起病,有的从肌表起病。从肌皮起病却是感受了风雨寒暑的侵袭;从内藏起病,都是由于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阳失调和喜怒无常所造成。……黄帝说:“阴分发生的实症是怎样的?”岐伯答:“人若喜怒不加节制,则使阴气上逆,阴气上则必虚于下,用虚者阳必凑之,所以叫做实证。”
黄帝问:”阴分发生的虚症是怎样的?”
岐伯答:“人若过度喜乐则气易下陷,过度悲哀则气易消散,气消散则血行迟缓,脉道空虚;若再吃寒凉饮食,寒气充满于内,血行滞涩而气耗,所以叫做虚证。”
黄帝说:“医经上说,阳虚则生外寒,阴虚则生内热,阳盛则生外热,阴盛则生内寒,我已听说过了,但不知是如何产生的?”
岐伯答:“诸阳之气,均承受于上焦,以温煦皮肤分肉之间,现寒气侵袭于外,使上焦不能宣通,阳气不能主充分外达以温煦皮肤分肉,如此则寒气独留于肌表,因而发生恶寒战栗。”
黄帝问:“阴虚产生内热是为什么?”
岐伯答:“过度劳倦则伤脾,脾虚不能运化,必形气衰少,也不能转输水谷的精微,这样上焦即不能宣发五谷气味,下航也不能化水谷之精,胃气邻而生热,热气上熏于胸中,因而发生内热”。
黄帝问:“阳盛产生外热为什么?”
岐伯答:“上焦阳气不能宣通,导致皮肤纹理紧密,腠理闭塞不通,汗孔亦不通利,卫气不能向体外泄越,所以产生外热。”
黄帝问:“阴盛产生内寒为什么?”
岐伯答:“若寒厥之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下泄,寒气不泻,则阳气必受耗伤,阳气耗伤,则寒气独留,寒性凝敛,营血滞涩,脉行不畅,其脉搏必见盛大而涩,所以成为内寒。”
15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阴阳之气清静,正化就正常,异常变动则导致疾病发生,就是这个道理。……阴气多而阳气少,发作间隔的日数就长。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发作时间隔的时间就短。
16 《黄帝内经·素问·解精微论第八十一》厥则眼睛一无所见。人有了厥症,阳气聚在上部,阴气聚在下部。阳聚于上,则上部阳亢,阴聚于下则足冷,因而发生胀满。一水不胜二火,所以眼睛看不见东西。
(三) 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
1 《黄帝内经·灵枢·小针解第三》所谓“五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有留针以致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重竭则死矣,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所谓“五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腧,有留针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矣,其死也,阴气有余,故躁。所以察其目者,五藏使五色循明,循明则声彰,声彰者,则言声与平生异也。
2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溜于经。
3 《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第六》……病在阳者命曰风,病在阴者命曰痹,阴阳俱病命曰风痹。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以烦心,命曰阴胜其阳,此谓不表不里,其形不久。
4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第九》病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痒者阳也……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
5 《黄帝内经·灵枢·经筋第十三》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
6 《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六府不和则留结为痈。故邪在府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和,阴脉不和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
7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第二十》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
8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第二十八》……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主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阴气盛而阳气虚,阴气疾而阳气徐,阴气盛而阳气绝,故为唏。
……唏者,阴盛阳绝……
9 《黄帝内经·灵枢·五乱第三十四》黄帝曰:何谓相逆而乱?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
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
10 《黄帝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
11 《黄帝内经·灵枢·行针第六十七》黄帝曰:重阳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岐伯曰:此人颇有阴者也。黄帝曰:何以知其颇有阴也?岐伯曰: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数怒者易解,故曰颇有阴,其阴阳之离合难,故其神不能先行也。
12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第七十一》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满,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13 《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两热相传,热于怀炭,外畏绵帛近,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腠理闭塞,则汗不出,舌焦唇槁腊干嗌燥,饮食不让美恶。
……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
14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篇第七十八》五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以味病发于气,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
五邪:邪入于阳,则为狂;邪入于阴,则为血痹;邪入于阳,抟则为癫疾;邪入于阴,抟则为暗;阳入于阴,病静;阴出之于阳,病喜怒。
15 《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第八十》黄帝曰: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得瞑矣。
黄帝曰:病目而不得视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
黄帝曰: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涩,而分肉不解焉。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涩则分肉不解,其行迟。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涩,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精,则欲瞑,故多卧矣。
(四)经典原著《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释
1 《黄帝内经·灵枢·小针解第三》所谓“五藏之气已绝于内”,是说脉口所主内部之气已经断绝不至,而反取其显现在外表的病所与阳经的合穴,并用留针法以补益在外的阳气,使阳气亢盛导致内藏阴气更加衰竭,阴气衰竭就要死亡。临死时气口之脉没有经气来鼓动,所以“静”。所谓“五藏之气已绝于外”,是说脉口所主外部之气已经断绝不至,而反取其四肢之腧穴,并用留针法以补益其在内之阴气,阴气盛则导致阳气陷入,阳气陷入是逆象,所以就会死亡。临死时由于阴气偏盛而暴露于外,故出现躁的现象。所以要观察病人眼睛的道理,是由于五藏六府的精气,都输注于目,而使五色明润。五藏六府的精气充足,五色明润,则声音也高而清晰。病人的声音高丽清晰,是与正常人有区别的。
2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邪气侵犯人体,发病没有固定的部位。例如邪气伤了阴经,也会流传到属阳的六府;邪气侵犯了阳经,也可能就在本经的通路上发病。
3 《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第六》外感邪气引起的属阳,称为“风”;病在体内,由于病邪在内,使气血阻滞不畅的属阴,称为“痹”;如果表里阴阳俱病的,称为”风痹”。再从疾病的症状来分析,如果有外在形体的症状而没有内藏疼痛症状的,多属于阳证;没有外在形体的症状而见有内藏疼痛症状的,多属于阴证。由于体表无病而内藏受伤,当速治其里,不要误治其表;由于内藏无病而体表受伤的,当速治其表,不要误治其里。~~内藏无病而体表受伤的,当速治其表,……如果表里同时发病,症状忽见于体表,忽见于内藏,再加上病人心情烦躁不安,是内藏病甚于体表病,这就是病邪不单纯在表,也不单纯在里,属于表里同病,故预后不良。
4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第九》疼痛多属阴,痛而用手按不到的是阴邪……瘙痒属阳……病在上部的多属阳,病在下部的多属阴。
5 《黄帝内经·灵枢·经筋第十三》大凡经筋的病,因寒的就曲折而拘挛,因热的就松驰而不收,阳痿而不举,背部的筋构急就会向后反张,腹部的筋构急就会向前俯屈而不能伸直。
6 《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第十七》六府之气不调和,则气血都滞而生痈外证。因此邪气在府,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稽留,气稽留则气偏盛,邪在五藏,则阴脉不和,阴自蒙不和则血稽留,血稽留则阴气偏盛。
7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第二十》病邪侵袭到脾胃,就会发生肌肉疼痛。如果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在中而易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在中而肠鸣腹痛;若阴阳均有余或均不足,则有寒的热。这些病证,都可以取三里穴来调治。
8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第二十八》卫气白天行于阳分,夜间行于阴分。阴气主夜主静,入夜则多睡眠;阳气主升发而向上,阴气主沉降而向下。故阴气聚集于下,阳气开始入于阴分,阳引阴气向上,阴引阳气向下,阴阳上下相引,于是连连呵欠。等到阳气都入于阴分,阴气盛时,就能闭目安眠;若阴气尽而阳气盛,人就醒了。……阴气盛而阳气虚,阴气运行快速,阳气运行缓慢,甚至阴气过盛,阳气衰微,所以造成哀叹。……哀叹是由于阴盛阳衰。
9 《黄帝内经·灵枢·五乱第三十四》黄帝说:怎样是逆乱的反常情况呢?岐伯说:清的营气本在阴分,浊的卫气本在阳分,营气在脉内顺脉而行,卫气在脉外与脉逆行。如果清浊之气受邪气犯而乱于胸中的,就叫做“大悗”。
10 《黄帝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如果阴阳不能调和,则使液下溢于阴窍,髓液也同时减少,流泄过度使真阴虚,虚则发现腰背疼痛,胫部酸软。如果阴阳气道不通,则四海闭塞……。
11 《黄帝内经·灵枢·行针第六十七》岐伯说:重阳的人,其精神易于激动,针刺时得气很快。黄帝问:什么叫做重阳之人呢?岐伯说:重阳之人,富于感情,就像火一样炽热,性情高傲不屈人下,说话爽朗流利,走路趾高气扬,心肺二脏之气有余,阳气滑利充盛而激扬发越,所以精神易于激动而针后得气很快。
12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第七十一》卫气是求谷所化的悍气,流动迅猛滑利,首先行于四肢的分肉、皮肤之间,运行不息。白天出表,夜间入里,常以足少阴肾经为起点,循行于五藏六府。今就病理来说,若有邪气逆乱于五藏六府,就会迫使卫气只能行于阳分,而不得入于阴分。由于卫气仅行于阳分,便使在表的阳气偏盛,阳气偏盛使阳蹯脉气充塞;卫气不得入通于阴分,而形成阴虚,所以不能闭目入睡了。
13 《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阴气不足会产生内热,阳气有余会发生外热,两热相搏结,则热甚有如怀抱炭火一样,连衣被等绵帛之物都怕接近,更不敢叫人靠近其身体,甚至连坐席也因怕热而不敢挨近,由于腠理闭塞,不得出汗,热邪不能外散,以致舌焦、唇搞、肌肉枯瘦、咽喉干燥,这时一心想喝水,并不计较饮食的好坏。……阳邪偏胜的就会现出热象,阴邪偏胜的就会出现寒象。
14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篇第七十八》五藏有阴阳之分,其发病的部位和季节各有不同:肾为阴藏而主骨,发病也多在骨骼;心为阳藏而主血脉,发病也多在血脉;饮食五味伤脾,发病多为精气不足;阳虚而病,多发于冬季;阴虚而病,往往发于夏季。这叫做五发。邪扰五藏的病变:阳邪入于阳分,使阳盛热极,则发为狂;阴邪入于阴分,使血脉凝涩,则发生痹证;邪入于阳,邪气辗转搏结于上,就发为头部疾患;邪入于五藏阴经,辗转而不去,就会导致音哑;阳气敛降,入于阴分,其病态多静;阳气上逆,由阴出阳,其病态激动好怒。
15 《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第八十》黄帝说:人病不能安卧,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岐伯说:这是卫气不能入于阴分,而经常滞留于阳分的缘故。稽留在阳分则阳气甚,阳气甚使阳蹻脉的脉气偏盛,不得入阴分则阴分虚,因此不能闭目入睡。
黄帝说:有瘸闭目而不想看东西,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岐伯说:这是卫气稽留在阴分,而不能运行于阳分的缘故。稽留在阴分则阴盛,阴气盛使阴?脉盈满,不行干阳分则阳分气虚,所以闭目而不张。黄帝说:有人时常要睡眠,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岐伯说:由于这种人肠胃宽大,皮肤涩滞,肌肉不滑利的缘故。肠胃大则使卫气停留的时间长,皮肤涩滞则肌肉不滑利,卫气的运行就迟缓。卫气是白天行于阳分,夜间行于阴分的,所以卫气在阳分行尽就要睡眠,在阴分行尽就醒了。因此,肠胃大,卫气稽留过久;皮肤涩滞,分肉不滑利而卫气运行缓慢。停留在阴分的时间长,卫气不能如常运行而达于阳分,则使两眼闭而多睡。
(五) 经典原著《难经》
1 《难经·五十一难》……府者阳也,阳病欲得寒,又欲见人;藏者阴也,阴病欲得温,又欲闭户独处,恶闻人声。故以别知藏府之病也。
2 《难经·五十五难》五十五难曰: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然,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藏所生;聚者,六府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
(六) 经典原著《难经》的白话解释
1 《难经·五十一难》府属于阳,阳病则喜欢寒凉,又愿意见人;藏属于阴,阴病则喜欢温热,而喜欢闭门独处,厌恶听到人们的声音。根据这些来辨别是藏病还是府病。
2 《难经·五十五难》五十五问:积和聚两种病证如何鉴别?答:积属于阴血的病证,聚属于阳气病证。故属阴血的积证沉静而内伏,属阳气的聚证浮散而动摇。因内伏有形的阴血瘀积所致的,称为积;由无形的阳气聚合所致的,称为聚。所以积是由属阴的五藏所生;聚是由属阳的五府所成。积性质属阴,其病变位置固定,痛有定处,触之有形且边界清楚;聚性质属阳,其病变没有一定的形质,游走不定,痛无定处。根据这些临床表现来鉴别积和聚。
(七)  经典原著《伤寒论》
1 《伤寒论·辨证脉法第一》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
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阴阳俱厥,脾气孤弱,五液注下。
2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
3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4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八) 经典原著《伤寒论》白话解释
1 《伤寒论·辨证脉法第一》如果阳气断绝在前,阴气衰竭在后,这人死的时候身体的颜色是青的;而阴气断绝在前,阳气衰竭在后,则这个人死时的颜色是赤的,并有府下余温和心下热等情况。
2 《伤寒论·平脉法第二》脉诊时,脉的跳动从“寸”的这一头起到不了“关”的位置,为阳绝;从“尺”的那一头算起到不了“关”的位置,为阴绝,这两种都是“不治之症”,预后多不良。
3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生病时有畏冷发热的症状,这是阳邪所引起的;没有发热只畏冷的,是阴邪所引起的。阳邪所引起的,一般来说七天左右康愈;阴邪所引起的一般在六天左右康愈。这是因为阳数为七,阴数为六的原因。
4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伤寒病手足凉,六七日未泄泻,即发热而泄泻者,主生。其人出汗,泄泻不止者主死。因为只有里寒无表热的原故。
(九) 经典原著《金匮要略》
1 《金匮要略·脉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
2 《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心气虚者……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3 《金匮要略·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
4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产妇郁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和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
(十) 经典原著《金匮要略》白话解释
1 《金匮要略·脉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问说:阳病十八,指的是什么?师说:“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阴病十八,指的是什么?师说:咳嗽、上气、喘息、干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
2 《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心气虚的人……阴气虚衰的人为癫,阳气虚衰的人为狂。
3 《金匮要略·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寒邪传膀胱,荣卫皆衰卫不能温分肉则身寒,荣血不能濡筋骨则骨痛,卫不通则恶寒,荣血不通则麻痹不仁,荣卫和合相得,其荣卫则正常行事,荣卫同传,其邪气散去,热实则传矢气,虚寒则遗尿,病名叫气分。
4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新产妇病郁冒……郁冒病者欲解,必须大出汗,由于血虚下厥,卫能上出,故只头出汗,产妇所以好出汗,是失荣血,荣血虚,卫能独盛,必当出汗,荣卫和合则恢复。
(十一) 经典原著《脉经》
1 《脉经·第三卷·肺大肠第四》阳当陷而不陷,阴当升而不升,为邪所中。阳中邪则卷,阴中邪则紧,卷则恶寒,紧则为栗,寒栗相薄,故名曰疟。弱则发热,浮乃汗出。旦中旦发,暮中暮发。
2 《脉经·第七卷·病不可水证第十四》寸口脉濡而弱……藏气衰微,胸中苦烦,此非结热,而反薄居水渍布,冷铫贴之,阳气遂微,诸腑无所依,阴脉凝聚,结在心下,而不肯移,胃中虚冷,水谷不化,小便纵通,复不能多,微则可救,聚寒心下,当奈何也。
热病,所谓阳附阴者,腰以下至足热,腰以上寒,阴气下争,还心腹满者,死。所谓阴附阳者,腰以上至头热,腰以下寒,阳气上争,还得汗者,生。
热病三、四日,脉不喘,其动均者,身虽烦热,今自得汗,生。传曰:始府入藏,终阴复还阳,故得汗。
热病七、八日,脉不喘,其动均者,生。微热在阳不入阴,今自汗也。
3 《脉经·第九卷·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吐下腹痛证第二》师曰:寸口脉洪而涩,洪则为气,涩则为血。气动丹田,其形即温。涩在于下,胎冷若冰。阳气胎活,阴气必终。欲别阴阳,其下必僵。假令阳终,畜然若杯。
问曰:妇人妊娠三月,师脉之,言此妇人非躯,今月经当下。其脉何类?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卫浮而大,荣反而弱,浮大则气强,反弱则少血,孤阳独呼,阴不能吸,二气不停,卫降荣竭,阴为积寒,阳为聚热,阳盛不润,经络不足,阴虚阳往,故令少血。时发洒淅,咽燥汗出,或溲稠数,多唾涎沫,此令重虚,津液漏泄,故知非躯,蓄烦满洫,月察一经,三月一来,阴盛则泻,名曰居经。
(十二) 经典原著《脉经》白话解释
1 《脉经·第三卷·肺大肠第四》等热当下降而不下降,寒当升而不升,这是为邪所中造成的。卫能中邪则体蜷曲,荣血中邪而体紧,蜷曲则表明恶寒,体紧则表明已战慄,恶寒与战慄相迫,故名叫疟。脉弱则身发热,脉浮则汗出,朝中朝发,晚中晚发。
2 《脉经·第七卷·病不可水证第十四》等寸口脉软而弱……脾功能衰微,胸中苦热,此非热结,而反用凉水浸布贴心口下,卫能成微,寒气凝聚,结在心口下,而不肯外移,胃中虚冷,水谷不化,小便顺通,聚寒心口下,胃寒,当温之。……热病,所阳附阴的,是腰以下至足热,即腰以下为阳,腰以上为寒,腰以上为阴,上阴下阳,称阳附阴,阴气争下,反使下寒心腹满者主死。所谓阴附阳者,腰以上至头均热,即腰以上为阳,腰以下寒,即腰以下为阴,上阳下阴,称阴附阳,阳气于上而争下,反得汗者热去主生。……热病已三四天,脉不喘,其跳动均匀的,身虽然烦热,仍可能自然得汗,主生。热病已七八日,脉不喘,其跳动均匀的的,主生。微热在府不入藏,津未大伤,因此可以得到自汗而主生。
3 《脉经·第九卷·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吐下腹痛证第二》师说:寸部的脉洪而涩,洪则应卫能,涩则应荣血,卫能动丹田,其形则温胎。涩寒在于下焦,使胎寒如冰。温则胎活,寒则胎必死。欲分别寒热,如寒则知其下焦,两腿必有强直之感,假使因寒胎死,死胎如水杯。……妇人妊娠已三个月。
问:一妇人怀疑已经怀孕三个月,师脉诊后说:此妇人不是有孕,今月经当下。这脉是什么种类?应如何区别它?
师答:寸部的脉,卫能应浮大,荣血反而弱,浮大则应卫能强,反弱则应荣血少,顾卫能强,如独呼出,荣血少如不能吸入,荣卫如气出入不停,如果卫能由强而降弱,荣血由少而至尽,荣血少应积塞,卫能强应聚热,热盛不润泽,寒盛如经络荣血不足,里寒表热,故使荣血少,有时发生哆嗦恶寒,咽干燥出汗,或者尿频数,多唾多涎咪,因此使之重虚,津液漏泄,故知不是受孕,积血滞渠,月供一次经血,三个月一来,经血盛则下泻,名叫居经。
(十三) 经典原著《中藏经》
1 《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阳病则旦静,阴病则夜宁。阴阳运动,得时而行。阳虚则暮乱,阴虚则朝争。朝暮交错,其气厥横。
2 《中藏经·阳逆论第四》暴壅塞,忽喘促,四肢不收,二腑不利,耳聋目盲,咽干口焦,舌生疮,鼻流清涕,颊赤心烦,头昏脑重,双睛似火。一身如烧,素不能者乍能,素不欲者乍欲,登高歌笑,弃衣奔走,狂言妄语,不辨亲疏,发躁无度,饮水不休,胸隔膨胀,腹与胁满闷,背疽肉烂,烦溃消中,食不入胃,水不穿肠,骤肿暴满,叫呼昏冒,不省人事,疼痛不知去处,此人之阳厥也。
3 《中藏经·阴厥论第五》暴哑卒寒,一身拘急,四肢拳挛,唇青面黑,目直口噤,心腹满痛,头颔摇鼓,腰脚沉重,语言蹇涩,上吐下泻,左右不仁,大小便活,吞吐酸渌,悲忧惨戚,喜怒无常者,此人之阴厥也。
4 《中藏经·寒热论第七》人之寒热往来者,其病何也?此乃阴阳相胜也。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又上盛则发热,下盛则发寒。皮寒而燥者阳不足,皮热而燥者阴不足。皮寒而寒者阴盛也,皮热而热者阳盛也。发热于下,则阴中之阳邪也;发热于上,则阳中之阳邪也。寒起于上,则阳中之阴邪也;寒起于下,则阴中之阴邪也。寒而颊赤多言者,阳中之阴邪也。热而面青多言者,阴中之阳邪也;寒而面青多言者,阴中之阴邪也。若不言者,不可治也。
天地者,人之父母也;阴阳者,人之根本也。未有不从天地阴阳者也。从者生,逆者死。寒之又寒者死,热之又热者生。《金匮大要论》云:夜发寒者从,夜发热者逆,昼发热者从,昼发寒者逆。从逆之兆,亦在乎审明。
5 《中藏经·脉病外内证决论第十二》大凡阳病阴证,阴病阳证,身瘦脉大,肥人脉衰,上下交变,阴阳颠倒,冷热相乘,皆属不吉。
6 《中藏经·水法有六论第十五》病起于六府者,阳之系也。阳之发也,或上或下,或内或外,或蓄在中。行之极也……
7 《中藏经·火法有五论第十六》病起于五藏者,皆阴之属也。
阴之盛也,阳必不足;阳之盛也,阴必不盈。故前论云:阳不足则助之以火精,阴不足则济之以水母者是也。
8 《中藏经·论肺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之法第二十八》又,阳气上而不降,燔于肺,肺自结邪,胀满,喘急,狂言,瞑目,非常所说而口鼻张,大小便头俱胀,饮水无度,此因热伤于肺,肺化为血,不可治,则半岁死。
9 《中藏经·论痈疽肿第四十一》……发于下者,阴中之毒也;发于上者,阳中之毒也……上曰从,下曰逆。发于上者得之速,发于下者得之缓……
10 《中藏经·察声色形证决死法第四十九》阴阳俱绝,目眶陷者死。
阳绝阴结,精神恍惚,撮空裂衣者死。
阴阳俱闭,失音者死。
(十四) 经典原著《中藏经》白话解释
1 《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阳邪引起的病在白天比较安静,阴邪引起的病则在黑夜比较安宁。阴阳的运动,依照一定的时间。阳虚的往往在傍晚发作,阴虚的则在早上发生。早晚交替不定的,其气逆横。
2 《中藏经·阳逆论第四》疾病中忽然发生的大量痰液壅塞,气喘气促,四肢无主,大小便不利,耳听不清,眼不明,咽干口燥,舌生?,鼻流清涕,颊部红,心烦,头昏脑重,二眼发红。全身发热,精神错乱,产生不自主的动作与行为,如登高唱歌发笑,脱衣奔走,胡言乱语,不辨亲疏,发燥无度,饮水不停,胸隔胀满,腹与胁滞闷,背疽肉烂,内心焦烦,食物入胃即吐,大便燥结,骤胀暴满,叫呼昏昌,不省人事,疼痛不知去处,这是“热厥”的病证。
3 《中藏经·阴厥论第五》疾病中突然发生声音嘶哑、恶寒、全身挛急、手足痉挛、唇色青紫、面色黑、眼睛发呆、牙关紧闭,胸腹满痛,头颔摇动,腰脚沉重,语言困难,上吐下泻,左右不仁,大小便失禁,吐酸渌,悲状修戚,喜怒无常的病人,这是阳亏精损,导致的四肢厥逆的“阴厥”病证。
4 《中藏经·寒热论第七》人生病时产生畏冷发热反复不停的是属于那种病?这是阴阳相胜的原因。阳不足的多先寒后热,阴不足的则先热后寒。邪气主要侵犯人体的上部,多发热,侵犯下部则畏寒。皮肤寒冷而干燥的病人是阳不足,皮肤热而干燥的病人是阴不足。皮肤冷而畏寒的病人是阴邪盛;皮肤热而发热的病人是阳邪盛。病人的发热在人体的下部是阴中的阳邪,发热在人体的上部是阳中阳邪。人体上部的寒邪是阳中阴邪;人体下部的寒邪是阴中的阴邪。畏寒而面颊赤多言的人,是阳中的阴邪。发热而面色青多言的,是阴中的阳邪;畏寒而面色青多言的,是阴中的阴邪。若寒热往来,而舌关紧闭无法言语的病人,是很难治的危重病人。……天地的伟大,就象是生我养我的父母;阴阳是人的根本。人不可能没有天地和阴阳。顺从的生,逆反的死。寒之又寒的人主死,热之又热的人主生。《金匮大要论》说:病人在夜晚畏寒是“顺证”,夜晚发热是“逆证”。白天发热是“顺证”,白天畏寒是“逆证”。顺逆的关系就可以明白了。
5 《中藏经·脉病外内证决论第十二》凡阳病的出现阴证,阴病的出现阳证,身瘦的出现脉大,肥的人出现脉衰,上下变化,阴阳颠倒,寒热交替,都是疾病中的不正常的表现。
6 《中藏经·水法有六论第十五》病起于六府的,属阳。
7 《中藏经·火法有五论第十六》病起于五藏的,属阴……阴的过充,阳必会不足;阳的太盛,阴必会不满。因此前论说;阳不足应助以“火精”,阴不足则助以“水母”。
8 《中藏经·论肺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之法第二十八》阳邪之气上升,侵犯到肺,肺有了邪气,就产生胀满,喘急、狂言、瞑目;口鼻翼扇动,大小便失常,饮水无度等,肺为热邪所伤的证候,“肺化为血”,其治疗的预后不良。
9 《中藏经·论痈疽肿第四十一》邪发下者是阴邪;发于上者是阳邪……上部的阳邪是顺证,下部的阳邪是逆证。发生在人体上部的邪气其疾病的发展过程快速,发生在人体下部的邪气其疾病发展过程较慢。
10 《中藏经·察声色形证决死法第四十九》阴阳之气都断绝了,目眶凹陷的病人预后不良。……阳气绝阴气结的人,其精神恍惚,甚至产生手足不自主运动,以致撕裂衣服的病人,预后不良。阴阳之气俱无,无法语言者预后不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当代中医-全意识正名学 ( 闽ICP备16014487号-1 )

GMT+8, 2024-5-17 18:36 , Processed in 0.09455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