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82|回复: 0

[医理探讨] 中西医学明理沟通的基础是理气阴阳论与生态系统论【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 08: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西医学明理沟通的基础是理气阴阳论与生态系统论【六】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郝守玉

      汉代淮南子天文训说;【天道曰员,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员者主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火曰外景,



幽者含气者也,是故水曰内景,吐气者施,含气者化,是故阳施阴化,天地之偏气,怒者为风,天地之和气,



合者为雨,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廷,乱而为雾,】就大体上概括了生态系统中水气循环的系统稳态变



化。

      章晓丹先生在《淮南子》的自然整体主义世界观一文中说,         

  【为了挖掘《淮南子》的世界观并为生态世界观的构建提供借鉴,采用文献解析和哲学分析的方法,研究



认为:《淮南子》继承了先秦道家自然中心主义传统,建立其独特的世界观——自然整体主义世界观,它具体



体现为:首先,用“道”来统一宇宙万事万物,它等同于“一”,是包容两极的和谐的统一体,】  

  【自然中心主义是道家哲学的基本公理,它以自然为中心并从自然的大视角下来考察宇宙、社会和人生,



其中的自然指天地万事万物。这个传统渊源于中国远古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其自然哲学的思想纲领,《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这种思想。  

  《淮南子》继承了这种传统,建立其独特的世界观——自然整体主义世界观,即认为:自然是一个统一、



和谐的整体,宇宙万事万物统一为“道”;天地是生养自然万物的有机体】。【人与自然万物共存于一个统一



、和谐的共同体。《淮南子》的自然整体主义世界观为生态世界观的构建提供了借鉴。】

    我们认为章晓丹先生提出的,【《淮南子》的自然整体主义世界观为生态世界观的构建提供了借鉴】的主



张,应该受到重视,中国文化的天地人三才归一统的,自然整体主义世界观,与西方文化的生态系统论世界观



是十分类似的,西方文化近来不是也提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盖亚假说吗?盖亚假说认为,地球不仅容纳了千百



万种生命有机体,而且它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生命有机体。岩石、空气、海洋和所有的生命构成一个不可分离



的系统。所以我们以系统论为导向,就可以进行《淮南子》的自然整体主义世界观与生态世界观的互相交流与



沟通。

    “道”是中国哲学古老的范畴之一,其原义指的是道路,后来引申为规律、事理。《老子》从具体可言说



之道中抽象出恒常之道,把“道”提升到宇宙之本原、本体的高度并作为最高哲学范畴。《庄子》继承了老子



的道论,同样,《庄子》的“道”既为天地之母,也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普遍根据。

    我们认为中国文化的道概念相当于西方文化黑格尔逻辑学中的最高哲学范畴绝对理念。黑格尔的逻辑学把



宇宙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归结为理念的辩证逻辑的推演。同样,道的推演也是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本原。  

  《淮南子》在对先秦各家学说进行融合、吸收的同时重点继承了老、庄“道”的思想,在对“道”作进一



步解释的同时发展了“道”的意义:“道”生万物,是世界的本原;“道”是存在于世界中的客观普遍原则、



秩序,也是现实世界的根据;无论是道生万物的“道”,还是现时存在于万事万物中的“道”,《淮南子》直



接把它等同于“一”,说“道始于一”“淮南子,天文训”,“道”是包容两极的和谐的统一体。由此,宇宙



万事万物统一为“道”,可以说“道”统揽了一切,无论是宇宙的开始还是其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我们的



看法是以现代系统论的观点,就是道统揽的万物都是系统。  

    《天文训》认为,作为原始物质的元气,含有两个对立物,阳气和阴气。阳气的性能“清阳而薄靡”,造



成了天;阴气的性能“重浊而凝滞”,造成了地。阳气具有热的性能,热气积聚产生火,火气之精者形成为太



阳;阴气具有寒的性能,寒气积聚产生水,水气之精者形成为月亮。阳气的性能主发散,阴气的性能主吸收。



天气(阳)激发,就成为风;地气(阴)凝聚,就成为雨。阴阳二气相冲激,就成为雷霆;阳气胜,发散出来成为



雨露;阴气胜,凝聚起来成为霜雪。这是说,天体和气候的变化,都是由阴阳二气的运动形成的。《天文训》



还认为,阳气清妙,积聚起来则上升;阴气重浊,积聚起来则下沉;火是阳气构成的,所以向上升;水是阴气



构成的,所以向下流;鸟类属阳,所以高飞;鱼类属阴,所以潜行。这是企图用阴阳二气的性能,说明其他自



然现象的差别。《淮南子》认为人也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阳气形成为人的精神;阴气形成为人的肉体(见《精



神训》,人死以后,精气升天,形骸归地。

    淮南子的上述观点,就是大体上勾画出了天地人三才归一统的阴阳系统论。根据阴阳两方面对立统一、相



反相成、对抗协同、阴阳多少描述了自然整体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华文化本是哲学逻辑构想系统,在



那遥远的年代,古人不可能有当今现代科学的许多白箱认识,只能按照“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



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易传·系辞》构建援物比类思辩主义的(系统)黑箱,按照阴阳



之中又有阴阳的理论(整体系统多层次观),根据系统状态初生.上升.鼎盛.转折.下降.衰亡阶段的发展变化理



论,对于肉眼能观察到的生态系统状态的发展变化,做了一些国画泼墨式的、系统黑箱式的、整体模糊式的轮



廓勾画。

    但是值的注意的是,这里已经看出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阴与阳、水与火)对立统一、盛衰消长的



变化状态。生态系统的能量全部来自太阳、系统的运动变化状态就是能量的转移与物质的循环变化,物质循环



以水的循环最为突出。能认识到太阳的阳气具有热的性能,热气积聚产生火,火是阳气构成的,所以向上升;



水是阴气构成的,所以向下流;水火阴阳的对立统一是生态系统盛衰消长运动变化的纲纪,就已掌握了易理阴



阳八卦的核心内涵。阳气与阴液的对立统一、动态平衡又是中医学的基础,因而以系统论为导向,以理气阴阳



理论与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实现中西医学的明理沟通是十分有希望的。



本主题由 (www.dangdaizhongyi.com)当代中医网(jk.fqyg.net)养身 于 2011-9-7 13:19 审核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当代中医-全意识正名学 ( 闽ICP备16014487号-1 )

GMT+8, 2025-5-12 03:56 , Processed in 0.02199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